李姣龙在新加坡的旅游照。按照她的说法,出国打工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多看这个世界。
穿行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有序的布局、整洁的道路,真让人心旷神怡……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却一直在世界各类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且新加坡也是华人密集聚集区,这也让国内“淘金客”趋之若鹜。
那么,在那里的务工者,究竟有着怎样精彩的生活和故事?
80后王薇是西安人,2003年大学毕业,学的是英语专业。刚毕业时在西安一家超市工作,“后来听说有出国去新加坡的机会,就毫不犹豫地想去。”
2005年,她通过劳务公司如愿去了新加坡,在电信公司任职英语类客户服务,合同期两年,月薪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
两年后她跳槽到新加坡一家物流公司,任职人事部行政人员,后由于表现突出,升任人事部主管。2014年跳槽进入一家中资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任职人事部行政人员,月收入2万元人民币。
“到现在我已经在新加坡待了近10年时间。期间,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是大连人,是到新加坡留学的。”
据王薇介绍说,她在新加坡已结婚生子,也已购置房产,总价约300万元人民币,现在她已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家庭条件在新加坡算中等。
王薇说,因为出国早,机遇也比较好,因此不怎么难就拿到了新加坡居民权身份,“现在门槛比以前高不少,但只要努力,还是可以拿到,因为这里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
70后咸阳人张海娟2006年也通过劳务公司去新加坡务工,刚去时在一家私立医院手术室做护士,2008年取得永久居民后,把老公和女儿也接了过去。
张海娟说,出国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并为家人和孩子创造了比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果不出国,现在应该还在以前的医院做护士。”她说。
2009年,他开始参加出国面试,第一次失败后,第二次顺利通过,并于2009年11月如愿去了新加坡,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职位是生产助理。合同期两年,他每周工作40个小时。
李姣龙,一头长卷发,说起话来配着手势,始终带着有些兴奋的表情,浑身充满活力。
她每周工作40小时,一年7天带薪假期,其他法定假期都有,平时若加班有双倍工资,“因为可以自主选择,所以我基本没有加班过”,她说。
工作之余,她的时间全用来玩,“基本上附近的地方全玩遍了,而且玩了6个国家”,有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每个国家都玩了好几次。
当时,她月薪近一万元人民币,总共出国17个月,挣了近17万,但这些钱全用在了游玩上,带回来的有单反相机、电脑、摄像机等,关于玩的装备都齐活了,这都是她自己买的。
但出国真正带给她的,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待人接物的变化、独立能力以及整个世界观的变化”。
回国后,李姣龙目前在西安一家国家AAAA级景区做旅游经理,主要负责和省内各大旅行社的负责人洽谈旅行团到访,并接待全国各地参考考察团代表,以及境外投资商对项目的考察等接待工作,薪资在西安属于中上游水平。
但她并不满足于此,正在筹划自己创业,“谈厂房,与国外公司的沟通,都是我自己办理的,家人只在资金方面给了支持。”她说。
“出国让我的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姣龙说,现在,当周围的同学在谈老公、孩子,以及想要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时,“我想的是房产投资,以及什么公司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成长空间”。
目前新加坡对外劳务开放的行业有服务行业,诸如销售、酒店、百货、餐饮等;以及医护类,比如护士;还有教育类,比如幼教,主要做华文老师;还有就是机械电子类,等等。年龄要求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部分技术性很强的职位可宽限至40岁。学历最低是高中学历。